学院简介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源于1984年原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食品专业,1985年原江西工业大学设立食品工程系、原江西大学设立食品科学系;1987年江西工业大学成立食品工业学院,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为学院题名;1993年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两校合并组建南昌大学,随即组建南昌大学食品工业学院。因学科发展需要,经历多次调整后于2014年成立食品学院。

历经近40年的发展,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江西省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A级学科,位居食品学科全国第三;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南昌大学食品学科在“US News 全球大学排名”中位居全球第7位、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居全球第8位;截至2023年11月,南昌大学农业科学学科(以食品为主)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39‰。这些成绩标志着我院食品学科已经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正向世界一流学科稳步前进!

现拥有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产品生物高效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食品安全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111计划”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6个国家级平台;有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与食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平台16个,形成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一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学院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83人、正高39人、副高26人,具有博士学位73人。学科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杰青/优青项目获得者、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人才、教育部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称号178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称号47人次。谢明勇、聂少平、刘成梅、谢建华、张国文、刘伟、申明月、邹立强、徐振江等9位教授入选2023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下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营养与安全系、食品发酵与生物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生物工程3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且均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均入选江西省五星级专业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并列入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与公卫学院共建)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工程3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下设生物与技术工程、食品工程和发酵工程专业领域)、食品加工与安全2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已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专业完整的本、硕、博三级学生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27人(含3名国际留学生)、硕士研究生1035人、本科生1027人。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国家级规划教材4本、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10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3个、江西省金牌教师4人。2012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唯一),近五年获江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9篇,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6篇。在各大重要赛事中屡屡斩获大奖,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5项、银奖1项、铜奖4项;斩获“挑战杯”国家级特等奖、金奖、银奖等奖项10余项。

近五年来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1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1项,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超4亿元;授权发明专利213项;发表论文1880篇,其中SCI论文1548篇(二区以上论文占总数86%),ESI高被引论文60篇(占全校14.85%)。共同发起创办的国际学术期刊Food Frontiers被ESCI数据库收录并获得首个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达9.9)。

2014年至今每年均获省级一等奖以上科技成果奖励至少1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此外1999年获得一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全省唯一)1项,江西省政府科技奖一等奖12项,其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6项。全自动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酵解装置创制入选2022中国食品科技十大进展,食品中复杂碳水化合物结构表征理论入选2021年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改善胃肠道功能系列健康产品获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

牵头组建江西省食品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产教联合战略联盟、江西省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与雀巢、中粮、伊利、无限极、汤臣倍健、江中、煌上煌、大海龟、四特、齐云山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形成理工农医渗透、产学研用融合的科研格局在服务国家和江西经济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

与德国、美国、加拿大、荷兰、希腊、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等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合作有关系,中德合作被誉为政府间合作典范;连续3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西班牙维戈大学等签署协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中国香港理工大学不定期的互派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与韩国又松大学、日本冈山县立大学等高校多年联合举办暑期大学生交流活动。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擘画十四五事业发展新蓝图,社会美誉度不断攀升。先后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名单。江西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对学院的党建思政、科研创新和人才培育工作进行专题报道。

      (2023年12月更新)

院长信箱: yinjy@ncu.edu.cn 书记信箱: wenpingwei@ncu.edu.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联系电话:0791-83969526 E-mail:spxy@ncu.edu.cn 传真:0791-83969526